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

華美繁複 清代絲織服飾藝術品彰顯魅力

“中國有服裝之美,謂之華;有禮儀之大,故稱夏。”唐代孔穎達在其為《尚書》所作注疏中,將“華夏”一詞作此解釋,於一定程度上將中華民族重服飾、禮儀之特性,美譽無疑。中國傳統服飾,不僅將其所用絲綢織物的優秀服用性能和華麗的裝飾效果有機結合,更因其所具有的禮制教化和等級辨識等功能而受到歷代統治者重視,即使是當時作為少數民族的滿蒙貴族入主中原後,亦不例外,並受漢化影響,產生出融合滿漢風格的服飾類藝術品,澤被今世。

  永樂2010春拍所包含的六個標的,共十件絲織服飾藝術品,皆由同一資深織繡收藏家提供,拍品以清代滿族統治者所著宮廷服飾為主,如龍袍、妃嬪夾褂、宮廷敞衣、短袍之類,亦包括上層貴族婦女所用裙服,品種多樣,風格多變,品類豐富,不為多見。其中的宮廷便服,因其為清代帝後燕居時所穿,在清代冠服制度中並未對其在形制上有所規定,較之前者則更具有美感豐富和個性活潑的藝術特徵,而受到歷來藏家的歡迎。如清同治石青色緞繡牡丹瓜蝶紋宮廷夾褂(拍品編號667),採用打籽、盤金、搶針、套針等多種技法繡制而成,綴銅鏨花扣四枚,以月白色綢為裏,外於石青色緞面上繡蝴蝶、南瓜,寓意“綿綿瓜瓞”,其間裝飾盛開牡丹、佛手、仙桃等吉祥紋飾。夾褂前胸、背後正中飾變形蝴蝶喜相逢。挽袖上以豆綠色緞為地,上繡四季花卉、佛手、仙桃等紋飾,領袖襟邊採用彩蝶紋寬邊及佛手、花卉紋磧邊裝飾,與夾褂主體紋飾相呼應。此紋飾與北京故宮所藏之大紅緞繡花卉紋夾敞衣極為相似(參見《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—清代宮廷服飾》,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,2006年1月,頁195-196,編號120),織造技法嫺熟,繡工精緻,打籽繡牡丹及蝴蝶,突出於其他紋飾,獨具匠心,並以金線繡彩蝶雙須、袖口牡丹用金線勾邊,更顯華貴,為清同治朝後宮妃嬪所用之服。清晚期紅色地緙絲四季花果紋宮廷敞衣(拍品編號668)則採用緙織技法,細節處用筆加繪,緙繪結合。月白色綢為裏,紅色面上緙織蓮花、牡丹、石榴、葡萄、蓮藕、佛手、蝙蝠等紋飾,寓意吉祥。挽袖內米色地飾蝙蝠、仙鶴,寓意“進福”、“長壽”。領袖襟邊採用團鶴寬邊及蝴蝶磧邊裝飾。構圖疏朗有致,生活意趣濃厚,設色典雅,系晚清宮廷妃嬪日常所用便服。

  清代宮廷後妃所著便服代表著宮廷時尚,而宮庭外的貴族婦女所著服飾,則呈現出更加繽紛的色彩。如藏家所提供的一組19世紀的三件拍品(拍品編號669),其中湖色暗花紗福祿壽紋馬褂,是清代貴婦在重大慶典、禮宴時所穿禮服,以湖色暗花紗為地,上飾蝙蝠、葫蘆和仙鶴,寓意“福祿壽”,構圖飽滿,地、花分明。領襟邊飾黑緞如意雲頭紋及蝴蝶紋磧邊。挽袖邊以白色緞為地,採用拉鎖子技法繡人物風景,部分紋飾使用金線繡制,松針下襯有金箔,金光閃爍,更顯華麗尊貴。此組拍品內的藕荷色暗花綢雲鶴紋馬褂,小立領,大襟右衽,裾左右開,綴鍍洋銀鵲上枝頭紋扣五枚。湖色綢為裏,藕荷色暗花紗為面,上飾雜寶、祥雲、仙鶴,寓意吉祥。領襟邊飾多重蝴蝶紋磧邊及寶藍緞如意雲頭紋寬邊,上繡仙鶴、彩蝶、花卉等紋飾。挽袖邊以寶藍色緞為地,繡孔雀、彩蝶及花卉紋,左右對稱。其採用打籽、搶針、蓋針、刻麟針等多種技法,做工精緻,針法細膩,色彩豔麗,系清代服飾精品,甚為少見。另有一件暗花綢百褶裙,平幅裙門上分別以紅、綠暗花綢為地,下鋪黃緞,緞上繡彩蝶、花卉紋,部分紋飾使用金線,裙門及裙邊裝飾帶有蝶、壽紋的磧邊及粉色緞地寬邊,上繡團鶴、彩蝶及花卉紋。兩側分別用黃、褐、紅、藍、粉、綠六彩暗花綢打細褶縫製而成,色彩鮮豔,節日喜慶氣氛濃烈。

  此外,是次專題中的兩件龍袍皆為清光緒時期龍袍佳品。其中一件藍綢繡金龍紋袍(拍品編號666),構圖飽滿,紋飾造型生動,藍色綢上盤金繡五爪龍紋,前後身、左右肩及底襟共計金龍紋九條,領襟緣及馬蹄袖頭上盤小金龍七條。周身裝飾如意朵雲、團壽、仙鶴、蝙蝠、花卉等紋飾,寓意吉祥。下幅為八寶立水紋,領及袖口裝飾冰梅紋。織繡技法多樣且十分精湛,採用盤金、搶針、打籽、刻麟針等技法繡制,織造技藝高超嫺熟。

  是次拍賣之拍品,雖只甄選十件,雖僅為此資深收藏家絲織藝術品收藏體系中的一小部分,但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顯示出清代織造工藝絢麗多彩、華美繁複的風貌,相信會為廣大絲織服飾藝術品愛好者,展現出中國清代絲織藝術的獨特魅力。
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