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

同裡·退思園介紹

退思園,建於清光緒十一年至十三年(公元1885-1887年)。園主任蘭生,字畹香,號南雲。光緒十年(公元1884年),內閣學士周德潤勳任蘭生盤踞利津、營私肥已。光緒十一年(公元1885年)正月,解任候處分,旋因查所勳都不實,部議革職位。任蘭生落職回鄉,花十萬兩銀子建造宅園,取名「退思」。其弟任艾生哭兄詩有「題取退思期補過,平泉草木漫同看」之句,可見園名取《左傳》「進思盡忠,退思補過」之意。退思園的設計者袁龍,字東籬,詩文書畫皆通。他根據江南水鄉特點,因地制宜,精巧構思,歷時兩年建成此園。園佔地僅九畝八分,既簡樸無華,又素靜淡雅,具晚清江南園林建築風格。退思園佈局獨特,亭、台、樓、閣、廊、坊、橋、榭、廳、堂、房、軒一應俱全,並以池為中心,諸建築如浮水上。格局緊湊自然,結合植物配置,點綴四時景色,給人以清澈、幽靜、明朗之感。退思園因地形所限,更因園主不願露富,建築格局突破常規,改縱向為橫向,自西向東,西為宅,中為庭,東為園。宅分外宅、內宅,外宅有轎廳、花廳、正廳三進。轎廳、花廳為一般接客停轎所用。遇婚嫁喜事、祭祖典禮或貴賓來臨之時,則開正廳,以示隆重。正廳兩側原有「欽賜內閣學士」、「鳳穎六泗兵備道」、「肅靜」、「迴避」四塊執事牌,重門洞開,莊重肅穆,令人望而卻步。


  內宅建有十樓十底南北兩幢樓,以園主字號名為畹薌樓,是園主與家眷起居之處。樓與樓之間由「走馬樓」迴廊貫通,南北一式落地長窗,五樓屋底掛落欄檻,簷廊相接,典雅明敞。復廊東西兩側各設樓梯,雨天不走水路,晴天又可遮陽,又為主僕上下時避讓。畹薌樓下另設下房數間,供侍者居用。內宅為園主居住及藏寶重地,因此內宅兩側石庫門均用清水方磚砌成,以防火防盜。磚木結構的封火門,據說在同裡的明清建築中,僅此兩扇尚屬原物,其餘都為近世複製。
  中庭是西宅到東園的過渡。放眼庭中,樟葉如蓋,古蘭飄香,清雅幽邃,有引人入勝之妙。
  庭中旱船,前艙八扇長窗如錦屏障目,隔而不斷,船頭面對「雲煙鎖鑰」月洞門,船身相接漏窗暗廊,隱去船尾,儼然一艘待航的客船。旱船又與南北兩側的坐春望月樓、攬勝閣、迎賓居、歲寒居等廳樓建築相形錯落,平添美感。江南古典園林中,石船、石舫極其多見,從中略可窺見水鄉人家對水、對船,有著特殊的依戀情結。登上坐春望月樓可四季望月,吟詩酬唱,也可樓前踏月,靜賞花木。樓之東側一隅為攬勝閣。  
  攬勝閣是一座不規則五角形樓閣,與坐春望月樓相通。此樓設計因地制宜,居高臨下,可一攬東園佳境,這在江南宅第園林中獨樹一幟。攬勝閣使賓客中的女眷,足不出戶,就可飽覽園中景色。
  與坐春望月樓相對的有迎賓居、歲寒居,園主當年曾於此以文會友,陶冶性情。歲寒居宜於冬日賞景,風雪之時,三五好友圍爐品茗。透過居室花窗,可見瀟灑清幽的臘梅,挺拔堅毅的蒼松,清骨神秀的翠竹,天成一幅「歲寒三友圖」,從中亦能悟得雪壓青松之韻,聽得翠竹敲窗之音,靜中有動,聲情並茂。
  歲寒居正背退閒小築與雲煙鎖鑰月洞門,引遊人從中入東園賞景,「退閒小築」四字為同裡書畫家徐穆如所題,月洞門上「雲煙鎖鑰」四字雖已見模糊,但月洞門內卻別有一番靚麗的天地。
  由曲廊往南是鬧紅一舸。退思園中,鬧紅一舸最富動感。它由石舸突兀池中,風吹不動,浪打不搖,人站船頭,卻有小舟蕩湖之感。舸由湖石托出,半浸碧水,水流漩越湖石孔竅,潺潺之聲不絕於耳。舷側水面,行雲倒影浮動,恍若舟已啟航,別有情趣。石舸之四周,原植有荷花及菰蒲,夏秋季節,清風徐徐,綠雲搖搖。荷池中游魚似通人性,稍稍擊掌。便成群結隊而去,妙趣無比。
  退思草堂古樸素雅,穩重氣派,點明了園之主題。堂之北點綴建築小品,堂之南的露檯面 臨荷池,站立露台可環顧全園。
  沿曲徑南行,至菰雨生涼軒。此軒又有一絕,軒底原有三條水道,荷池碧水循環其間。故軒內陰濕涼爽,每逢盛夏酷暑,於此剖瓜賞荷,熱渴盡消。自菰雨生涼軒穿過假山洞,沿石級盤旋而上,便來到堪稱江南園林一絕的天橋,視野豁然開朗。
  天橋,上為橋,下為廊,模似阿房宮復道。橫空出世,飛越山巔,連接菰雨生涼軒,與辛台為一體。天橋前後貫通,八面來風,炎熱酷暑時,到這裡消暑納涼,神清氣爽。
  天色秋滿,庭中遍植叢桂,金秋時節,馥郁芬芳,盈室繞階;紅楓與金桂、銀桂相間,襯以藍天白雲、粉牆黛瓦,更見絢麗多姿。若風清月明之夜,於此品茗賞花,更是心怡神往,真乃「人行空翠中,秋聞十里香」。
  1986年,美國紐約市在該市斯坦頓島植物園內,以退思園為藍本,建造了一座面積三千八百五十平方英尺的江南庭園,取名「退思莊」。可見小小退思園已躍出國門,走向世界。
  退思園集清代園林之長,小巧精緻,清淡雅宜,亭台掩映,趣味橫生,堪稱江南古典園林的經典之作。園林學家陳從周稱退思園為「貼水園」,孔子曰:「智者樂水,仁者樂山」。退思園以其深刻的文化內涵,聯接同裡淵源流長的歷史,給人以遐想和啟迪。2001年,退思園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
返回列表